2B类致癌物:对人可能致癌,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,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;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,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。
此分类以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为根据,与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,致癌物实际致癌的机率大小,跟暴露/接触剂量和时间等有关。
咖啡烘烤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(2A类致癌物),但每天喝几杯咖啡,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,不用担心致癌问题。
留在汽车里的瓶装水不会致癌,但还是建议避免长时间存放在高温环境中,最好现喝现买,如果已开盖,及时喝完。
香椿含少量亚硝酸盐,但其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,日常食用不用担心致癌问题。
网传经过甲醛浸泡的娃娃菜卖相好,保存也更久。但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剂,如在娃娃菜里添加就会对人体有害。而正规渠道购买的不含非法添加物质的娃娃菜不会致癌。
西葫芦经过高温爆炒,会产生少量丙烯酰胺,是2A类致癌物,但正常适量食用不会致癌,建议尽量不采用爆炒、烤等烹饪方式。
纽约曾发生某水域污染导致蟹黄化学物质集中、重金属超标,而国内大部分螃蟹系人工养殖,水质和生态环境安全可控,正常食用无需担心。
网传向日葵吸收重金属会导致葵花籽重金属超标,这其实是种植地土质的问题,而不是葵花籽本身的问题。建议避免食用不合格和发霉变质的瓜子(含黄曲霉毒素)。
大蒜炝锅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,属于2A类致癌物,但量很少,不足致癌。其实洋葱、西葫芦等很多蔬菜在炒、烤等烹调过程中也会产生丙烯酰胺,虽不致癌,但建议尽量减少这种烹饪方式。
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于自来水含氯。氯在致癌物中归属为“3类”,且自来水中的余氯量非常少,担心致癌是没必要的。
鸭脖子上的“肉球”不是淋巴,而是胸腺,即使有少量残留,吃后也不会危害健康,不用担心致淋巴癌的问题。
此谣言源自对美国一项研究结论的错误解读,不用担心所谓的服用维D和钙片致癌问题。但是否需补钙应听从医生的建议。
含糖食物能为身体所有细胞提供能量,不存在专供癌细胞“享用”的问题。但肥胖可能增加患癌风险,从健康的角度,应限制含糖食物的过量摄入。
200℃以上高温烹调,某些食物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,这并不是微波加热食物才有的问题,所以不过度加热才是关键。微波烹调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,加热温度基本上不太可能超过200℃,不用担心会产生致癌物的问题。
没有研究证据证明电热毯辐射与癌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。电器插上电就会有电磁辐射,这种辐射属于极低频的非电离辐射,无需担心致癌问题。
天线、WIFI、手机、电子产品、无线耳机等有辐射,但它们都是非电离辐射,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证据支持生活中的这些非电离辐射会致癌。
医疗检查包括的范围很广,其中CT、X线、PET等检查有电离辐射,存在致癌风险,正常诊疗检查不用担心致癌问题。
指甲油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质,甚至有些劣质指甲油还可能铅、砷等重金属超标。长期美甲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些伤害,但是否致癌,目前尚无定论。
染发产品属于3类致癌物,美发师或理发师由于经常和长期接触染发产品,可能增加致癌风险。个人正常使用染发产品是安全的,但还是建议尽量减少染发的次数频率,并注意选择正规合格染发产品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